念珠菌病
念珠菌病
一、發病特點: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屬,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種真菌病。該病原菌既可侵犯皮膚和黏膜,又能累及內臟。通常按照受累部位分類,最常見的兩種綜合征為黏膜皮膚念珠菌?。ɡ缈谘誓钪榫』蝙Z口瘡,食管炎和陰道炎)和侵襲性或深部器官念珠菌?。ɡ缒钪榫Y,慢性播散性或肝脾念珠菌病,心內膜炎等)。在大多數患者中,念珠菌病為機會感染性疾病。
二、臨床表現:念珠菌感染無性別差別,可累及任何年齡組,包括未出生的胎兒,感染可侵犯人體幾乎所有的組織和器官。累及多個系統或臟器成播散性念珠菌病,包括念珠菌血流感染。
(一)黏膜念珠菌?。?
1、口咽部念珠菌?。阂园啄钪榫谘恃鬃顬槌R?,也稱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、鵝口瘡。白念珠菌口炎常見于舌、軟腭、頰黏膜、齒齦、咽部等處?;颊咦杂X疼痛、吞咽困難、食欲不振。兒童和老人最為多見;新生兒出生一周后出現;成人白念珠菌口炎少見。對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、皮質激素、免疫抑制劑、放療、化療以及有白血病、惡性腫瘤等誘發因素的患者,若出現念珠菌口炎,應高度警惕是否已伴有呼吸道、消化道甚至播散性念珠菌感染。應及時作進一步的真菌檢查。
2、食管念珠菌?。耗钪榫彻苎字饕娪趷盒阅[瘤和艾滋病患者,表現為食管痙攣、咽下困難、胸骨后灼痛感,偶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。食管鏡可見黏膜上有色斑塊及廣泛的炎癥。
3、陰道念珠菌?。簽閮H次于細菌性陰道炎的第二位陰道感染,表現為陰道壁充血水腫,陰道黏膜覆蓋灰白色假膜,形同白色念珠菌口炎,陰道分泌物增多,白而黏稠,也可稀薄,典型病例伴有豆渣樣白色小塊。外陰累及可見紅斑、糜爛、潰瘍和皸裂,可擴展至肛周甚至整個會陰部。外陰部紅腫、燒灼感和劇烈瘙癢是本病的突出癥狀,日久可因搔抓刺激而產生濕疹樣變。陰道念珠菌病更多見于妊娠期婦女,也常見于糖尿病患者,其他還可見因穿著不透氣的緊身褲和使用廣譜抗菌藥物等。通過性交可傳染給男性,引起念珠菌龜頭炎或包皮龜頭炎,包皮過長者易感染。
(二)皮膚念珠菌?。?
1、念珠菌間擦癥:常累及光滑部皮膚相互直接摩擦的部位。如腋窩、乳房下、腹股溝、肛周、臀溝、會陰等處。常多汗,局部潮濕,通氣不良。較多見于肥胖的中年婦女和兒童,初起為間擦部位紅斑、丘疹或小水皰,隨之擴大融合較清楚的紅斑。水皰破后脫屑或形成糜爛面,有少量滲液,偶有皸裂和疼痛。呈衛星狀分布,常有自覺瘙癢。
2、慢性皮膚黏膜念珠菌?。狠^為罕見。主要見于先天性T淋巴細胞功能異?;颊?。多在3歲內發病,先出現口腔念珠菌病,特別是白色念珠菌口炎,后累及全身皮膚,表現為紅斑鱗屑性皮疹,頭發稀疏脫落,外觀呈早老樣,贅疣增殖性皮損,有時呈蠣殼或皮質狀。
(三)播散性念珠菌?。簽槲<吧膰乐卣婢腥?。由于多個臟器受累,臨床表現多種多樣。
1、念珠菌血癥:單次或多次血培養念珠菌陽性,但無器官受累的證據。多見于粒細胞缺乏者或其他高?;颊?,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發熱,??沙^38℃。偶有寒戰和血壓降低。
2、急性播散性念珠菌?。罕憩F為持續發熱,廣譜抗菌藥治療無效。依累及部位不同可表現為腦膜炎、腦膿腫、腦炎、心肌炎、心內膜炎、骨髓炎、關節炎、肌炎(肌壓痛)等。30%非粒細胞缺乏者出現眼內炎,表現為視力模糊、眼疼痛。眼科檢查可見視網膜炎、脈絡膜炎、玻璃體膿腫甚至前房膿腫等,單側或雙側,可導致失明。累及皮膚,有邊緣清楚的痛性紅色丘疹,伴壞死性焦痂,還可有深部膿腫、壞疽性深膿皰樣損害、蜂窩織炎、結節等,血小板減少者可有紫癜。
3、慢性播散性念珠菌?。河址Q肝脾念珠菌病,當白血病患者經治療緩解,白細胞數恢復正常而體重持續下降時,則應高度懷疑本病。常同時累及其他器官,患者肝脾腫大,自覺腹痛,血堿性磷酸酶可明顯升高,其余肝功能試驗正?;蜉p度異常。
(四)深部器官念珠菌?。?
1、泌尿道念珠菌?。孩倌I念珠菌病 大部分播散性念珠菌病累及腎臟,少數為泌尿道上行感染所致。主要癥狀為發熱、寒戰、腰痛和腹痛。常導致腎膿腫形成或因菌塊阻塞導致腎盂積水或無尿。嬰兒常少尿或無尿。②念珠菌膀胱炎 癥狀與細菌性膀胱炎相似,可出現尿頻、尿痛、尿急和排尿困難及血尿等。尿液檢查呈陽性。
2、下呼吸道念珠菌?。憾酁橹夤芎头尾磕钪榫膬仍葱愿腥?。
3、念珠菌性骨髓炎和關節炎:表現為局部疼痛,可形成瘺管,有溶骨現象,但常無發熱,好發于腰椎和肋骨。念珠菌關節炎可見于行關節治療術后,如抽吸關節液、關節內注射或人工關節植入手術等。多為播散性念珠菌病的血行播散。
4、腹膜及膽念珠菌感染:念珠菌腹膜炎一般見于血液透析、胃腸道手術和腹腔臟器穿孔患者,先前曾用抗生素為危險因素。感染一般局限于腹腔。慢性腹膜透析患者播散性極少。嬰幼兒播散相對多見。念珠菌感染也可累及膽囊和膽管。
5、念珠菌心內膜炎:多見于心臟瓣膜病、靜脈注射毒品、接受心臟手術或心導管檢查的患者。起病突然或隱匿,有發熱、食欲減退、乏力和體重下降、貧血等。
6、念珠菌腦膜炎:對于已有念珠菌感染的低體重新生兒,衰弱者或神經外科手術者,但更多見于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。
7、念珠菌眼內炎:通過血行播散或手術時直接接種感染,表現為視物模糊、漂浮盲點和眼痛。
三、診斷要點:皮膚黏膜念珠菌病的診斷有賴于多種類型特有的臨床表現,并結合真菌檢查作出判斷。內臟念珠菌病除根據臨床表現外,需多次、多途徑培養為同一菌種方可確診。鑒于念珠菌是人體正常菌群之一,痰、糞便和陰道分泌物單純培養陽性,只能說明有念珠菌存在,不能確診為念珠菌病,直接鏡檢應看到假菌絲和芽胞,菌絲存在說明處于致病狀態??傊鶕颊哂蟹袼拗鞲呶R蛩?、臨床表現和真菌學依據,診斷患者是否有深部真菌感染。實驗室檢查包括直接鏡檢法和培養法,病理學方法,血清學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等。
四、治療方案:常用的藥物為制霉菌素、氟康唑、伊曲康唑等。
1、體表感染:如口腔、外陰、陰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等的治療:輕者以局部治療為主,重者考慮全身治療??谇桓腥局委熗ǔJ褂?%~4%碳酸(小蘇打)溶液漱口、龍膽紫涂擦或洗必泰涂抹。在沖洗及含漱的基礎上給予抗真菌外用藥,如用制霉菌素乳劑涂敷、咪康唑散劑涂搽、咪康唑霜劑涂敷,療程一般為7~10日。
2、霉菌性外陰陰道炎:一般使用堿性藥物沖洗陰道,如用2%~4%蘇打液改變霉菌的生活環境,再選用抗真菌外用藥,可用制霉菌素陰道栓放置、制霉菌素冷霜局部涂擦、1%~5%克霉唑軟膏或霜劑涂敷。感染較重或局部治療效果差時,加用口服抗真菌藥治療??晒┻x用的口服抗真菌藥。
3、各種內臟念珠菌病及嚴重的皮膚黏膜念珠菌感染:
(1)制霉菌素:該藥在腸內極少吸收,主要用于消化道念珠菌病。
(2)酮康唑:程視感染類型和患者的反應而定。肝功能異常者慎用。
(3)伊曲康唑
(4)兩性霉素B:靜脈點滴,或合并口服5-氟尿嘧啶可有一定協同作用,以